一再受傷,沒想過是因為這個原因
- evolutionwithlove
- 2020年9月1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到底是先被愛,然後才去愛,還是要先愛,才會被愛?
到底是找到喜悅才有歸屬感,還是先有歸屬感,就會慢慢發現喜悅的時刻?
洗澡時,先洗頭或是先沖身,真的沒有什麼所謂。在這些事上作無心的決定,不會釀成什麼後果。但往往我們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上,總是將次序調亂,一次又一次地傷害自己。
有時我懷疑,怎麼身邊快樂的人,總比不快樂的少。要是範圍這麼大,一定是大家都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過程中出了問題。
在這段漫長的休學其中,我從生活中經歷了不少,才發覺我們在人生中最關鍵的路口,總是會用錯方法走。
我們習慣看見一件物件或一件事情有一定的價值才會被它吸引,例如買一件衣服覺得它漂亮舒適,符合一定的條件,才會光顧。買一部新相機,就會比較不同型號的規格價錢功能等等,找到最實惠又合心意的。
於是在我們的人生大事中,便會不由自主地用這種我們用慣的方法,去作這些最重要,且足以影響我們一生的決定,包括找工作,找伴侶。
但往往這些事,總不能跟隨我們慣有的常理和邏輯進行。
尋找一個伴侶,若然我教你要當他們像手提電話一般選擇,越多功能,價錢越低就對,然後過多幾個年頭有新款型號的時候又再換,你聽到也覺得奇怪吧。
尋找一份工作,若然我教你要學少女「釣金龜」一般,找個家財萬貫的,後來的日子才慢慢建立關係,相信你也不會覺得這段關係會長久。
說到底,可能是這種任性的消費模式把我們龐慣了吧。合意的就一直使用,不合自己心意就不用多說,情面也不留。
也許用一個詞語總括我所說的,其實就是一般人很怕面對的「承諾」。
承諾其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。與任何一個人、任何一份工作、任何一件事,維持長久的關係,只需要將我們慣有的次序互換。
在一段關係中,別等待別人付出到一定的程度,直至你滿意為止,你才開始傾注你的心思。學習先做付出的,對方一定會看到,比起他獨力付出,在一起為對方付出的關係中成長,不是更好嗎?
找一份工作,斷不能只為金錢,也不要奢望自己在工作中,找到什麼只對自己有價值的事,才奮身去做。一心只為在工作中找一些得益自己的,你只會越來越看不到工作的價值,只會越來越覺得自己犧牲了很多,才得到遠不能滿足你的一點點。
我嘗試把步驟反過來,無論如何都一心一意為投入工作而努力,全神貫注地付出,才會看得出自己如何在工作成長。這段成長的道路,比起你原來所想得到的利益,是意想不到的美好。
你人生中,又要作那些重要的決定?
你又會如何選擇?

留言